close






 

台灣現在已經進入螢火蟲的旺季了,你準備好要去拍螢賞螢了嗎?
以下關於螢火蟲的簡介及拍攝手法介紹,還有保護牠們的方法,記得在腦袋挪出一點小空位來記下它吧!

2.


了解拍攝原理之後,拍張中規中矩的螢點照片是很容易的。

基本設定
首先,我們來談談拍攝螢火蟲參數之間的關係吧!光圈、快門、ISO算是攝影的基本三元素,
那麼它們在拍攝螢火蟲時分別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

光圈:控制進光量的開口,光圈越大感光能力就越強,所以要拍又大又圓的螢火蟲,大光圈是很重要的,
其實F/2.8以上的光圈就綽綽有餘了,但買不起F/2.8的鏡頭也無所謂,可以考慮先買各家的50mm F/1.8來練習拍。

ISO:即是感光度,ISO越高感光能力越強,所以大螢點除了大光圈之外,還要有高ISO的加持才有辦法拍攝起來。

快門:控制曝光時間的機構,快門越慢(久)曝光時間越長,所以想要拍出滿天星點的螢火蟲就必須要靠他,
或者想要拍出亮亮的背景也要靠他。

說到這裡拿小相機的同學差不多可以下課了,因為要拍好螢火蟲光圈ISO幾乎是最重要的,拿小相機要拍的話可能會有很重的挫折感。

正常情況下在拍攝背景的時候,光圈不一定要開很大,可以試著開小一點的光圈,讓底圖的景深很足夠,
接著螢點的部分就可以全程使用最大光圈來拍攝,不過因為小光圈會讓曝光時間拉很長,
所以記得最好天還沒全黑時,就要先就定位把背景拍好,接著靜靜等螢光飛出來就好,拍攝螢光時最大光圈固定,
ISO我通常會抓到800-2000之間,快門時間的就是10-15秒,這會影響到整體的曝光量,所以要看現場而定,拍回去的片子就視情況來做疊片囉。

最後再提醒一下,拍攝時白平衡可以手動先固定好,4000K是我還滿常用的數值,這樣螢光就會有點黃綠黃綠很漂亮,大家可以試看看。

3.


疊圖的技巧讓景深有無限的可能。

分次曝光概念
理想的螢火蟲拍攝環境必須要濕度及溫度夠高,然後最重要的是要無風,這樣牠們才願意出來飛來飛去。
濕度跟環境有關,溫度跟牠們活動能量有關,風大的話只會讓他們停在搖晃植物體上不動,而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下,
如果對焦環境會一直晃動,那拍出來的背景大多會是糊糊的。要是環境條件不符合的話,遇到大發生的機率就趨近於0了,
不過依現在數位化拍攝方法,其實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分次曝光再疊圖合成,那麼就算數量只有少少的20隻左右,照樣還是可以拍出滿意的照片。

這種分次曝光的手法最早我是從站友資深評委WinsunChen那裡學來的,底片時代都是長時間曝光一次完成,
但這樣的方法其實限制多多,首先環境不能過亮,不然曝光時間肯定拉不長,再來就是實際的曝光量也很難去掌握,很容易拍出過亮或者過暗的照片。

那麼數位化的手法有什麼優點呢?首先如果要直接長曝180秒的話,雜訊應該會把整張照片給毀掉,再來就是會跟底片時代有一樣的問題,
但如果這時候改變成一次拍15秒,連續拍攝12張,這樣雜訊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後製上要去除也容易許多,再來螢火蟲不是隨時飛,
長曝的時間可能會有風讓螢光全都消失,或者路邊剛好有車開過去影響曝光,這時候只要把這15秒的影像直接抽掉就好,完全不會影響拍攝成果。

基本上只要螢火蟲有在飛的話,數量不用很多,慢慢拍,拍攝張數多點,那麼在疊圖的時候螢點只會越來越多,而整體的曝光量也不會大幅增加,多麼方便的技巧呀! 

PhotoShop疊圖的運用
http://www.wretch.cc/blog/inamoto/12916362

4.


長焦大光圈,螢點就會又大又圓。

決定螢點大小
為什麼我用了大光圈也提高了ISO,還是拍不出大螢點,到底關鍵在那裡?接著就來說清楚講明白吧。

光圈及高ISO只是確定你能將螢點拍下來而已,所以除了飛遠飛近之外,螢點很難有大小差異的表現,其中比較關鍵性的差異,
還是在於景深、對焦距離還有焦距,大光圈可以讓淺景深外的螢點變成光暈,不過廣角大光圈卻有先天景深比較深的劣勢(是優點也是缺點啦),
所以想拍廣角畫面就會讓拍出大螢點的機率降低,不過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利用疊圖的技巧,在拍攝螢點的時候,
其實可以改變鏡頭的對焦距離,讓對焦的距離稍微往前拉近,這樣就會因為對焦距離(物距)改變讓景深在變淺,
但要特別注意的並不是直接拉到最近距離就好,這樣就會因為物距改變太大讓螢點整個糊到散開就看不到了,適當的範圍怎麼抓則看不同鏡頭而定。

5.


長焦距在螢點大小這件事裡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先天特性讓它註定了景深會變淺這件事,
除了長焦讓景深變淺,它還有一個會讓景物壓縮的特性,讓遠方的螢點在視覺上是拉近的,
淺景深加上壓縮感自然而然會讓螢點的層次非常豐富,當然圓形的螢點已經夠漂亮了,有時候玩點小創意也是不賴的。

這張圖5的地景其實都是雜物並不漂亮,所以景深淺一點倒也無所謂,因為重點全在這圓形的螢點該怎麼飛該怎麼表現,
當然要是化成滿滿愛心的話,我想就非常吸睛了,運氣也不錯,大部分的愛心都集中在我想要的視覺重心裡,所以就變成一張很討喜的圖片。

6.


設定好的場景,但螢火蟲飛行的路徑卻不太理想。

螢火蟲的動線與取景構圖
學會了疊圖的技巧,其實螢點的多與寡反而不是重點了,只要遇到大出的時候,片子多疊螢點自然是滿滿的,
但我想整體構圖的平衡還是要顧的,為了找到漂亮的地景,下定決心就是要用身體力行的方式來探勘,
趁著下午還沒天黑走了很多地方,終於讓我找到心滿意足的位置,但找到位置之後,還要來觀察螢火蟲的飛行動線,
或者判斷有沒有可能有螢火蟲出沒,因為就算地景再美,環境錯了一樣沒螢。

歸納這陣子觀察的心得來說,牠們不愛飛離自己的棲地太遠,所以常常看到人家拍出來的螢點都集中在一個位置。牠們不愛朝亮的地方飛,
所以場景有月光或者現場光線影響的時候,拍出來的螢點也會有朝暗處集中的趨勢。牠們也不太往低處飛,除非受到氣流的影響,
最初預想是螢火蟲能夠沿著河流往下飛,但其實拍出來的結果滿多的螢反而是從畫面左下方飛上來的,
而且不同種類發光頻率及習性也有所差異,所以我這張看起來偏橘黃的螢點(紅胸黑翅螢)幾乎都集中在下方溪流處,
是不是很有趣,勘景前必須考慮的因素還真多呢!  (攤手)

7.


堆滿雜物的地景運用剪影處理,但螢火蟲沒飛過來導致都集中在上方。

找到好位置之後,天時地利蟲和缺一不可,圖1是我一直到去了第四次之後,最後才完成一張自己能夠滿意的作品,
這樣的成就感是很難言語形容的,雖然自己的作品或許不是最頂尖,不過從零開始累積的功力,絕對是我最大的收穫。

8.


無風的狀況下,拍攝的蟲體就可以很銳利。

螢火蟲單體的拍攝

關於螢火蟲單體的拍攝,這部分可能對螢火蟲會有干擾的疑慮,
所以除非必要,如教學、著作、研究等等的理由,
請盡量減少拍攝此類型的照片,也請勿再有他人拍螢或者賞螢的時候使用閃光燈。 

 
拍攝單體螢火蟲的條件很嚴苛,因為你無法決定牠是否要發光,你也無法決定牠要停在什麼位置,
你更無法決定風要不要吹!不過常跑總是有機會的,大約8.9點之後螢火蟲紛紛都會停下來休息,
或者天氣冷的時候不太愛飛,這時遇到很乖巧正在停棲的螢火蟲就容易許多了。

鏡頭的選擇上面幾乎只有微距鏡一個選項,因為螢火蟲其實不大隻,所以拍起來一定超級小,
圖上這隻已經是我用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拍的極限了,再來就是對焦的部分,
請盡量使用微弱的光源來對焦,閃燈一下或許還會亮,但手電筒持續開啟可能會導致牠不亮甚至逃竄,
雷射筆或者手機餘光是不錯的辦法,對好焦之後,再來談談參數的設定吧!

定點的螢光,不管是持續還是閃爍,長時間曝光下都可以視為點狀的持續光源,所以這時候不管大光圈還是小光圈,
只要曝光時間夠都能夠拍進去,為了求得蟲體的景深,我選擇較小光圈來拍攝,大約F/8 - /F/11之間,
ISO值也不需要太高,我選擇比較中庸的ISO400,接著就是曝光時間啦,通常大概都需要20-30秒左右,
要看光圈跟ISO的設定而定,只要時間夠久,發光的感覺就可以被拍出來。

不過拍出發光的感覺之後,其餘沒光的部分仍然是全黑的怎麼辦?這時只好拿出你的外閃啦,
進階一點的閃燈跟相機都會有一個選項就是後廉同步閃燈,這是指閃燈會在快門關起來前才會觸發,
所以曝好螢光之後,最後使用後廉同步閃燈把蟲體拍出來就完成了。

9.


風一吹,構圖、景深及螢點的位置就會改變。

10.


往年會去賞螢的地點,今年因為除草之後讓數量變少了。

賞螢拍螢兩三事
螢火蟲是昆蟲最大家族鞘翅目的成員之一,螢科在台灣目前已紀錄的有10屬 56種,發生的季節也不盡相同,
事實上幾乎一年四季都能看見螢火蟲發光的,但數量都遠不及每年的3-5月黑翅螢大發生,也因此大約清明節之後,
全台大概就開始瘋賞螢,台灣各地也有所謂的螢火蟲季,隨著賞螢的人口越來越多,
隨之而來發生的問題當然也不少,所以以下的部分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還是請大家多多注意喔!

1.螢火蟲的棲息地大多為潮濕地帶,幼蟲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邊,有些種類甚至生活在水裡,這是因為牠們都以小型的螺類或者蝸牛蚯蚓為食,
而水邊環境的植物及落葉可是孕育牠們食物的溫床,所以去賞螢的時候,切記不要在軟爛的泥巴裡拼命踐踏,除了自身危險之外,破壞了環境事情更大條。

2.當然,安全絕對是要注意的,潮濕的地方除了有兩棲類之外,也常常會有條狀的爬蟲類出沒,切記不要high過頭忘了腳邊的安全嘿。

3.晚上會發光,但不等於牠會發光整晚,事實上牠們活動的時間都是從黃昏開始,7點左右大概是極大值,
8點之後就陸陸續續減少了,雖然9點10點依然看得到,但數量變少且大多在植物上停棲,就沒有螢光閃閃飛來飛去的那種美感了。

4.手電筒要包上紅紙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但其實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天還沒黑就到定位等,在還有餘光的狀況下,
小心走路其實也不需要開燈,而且這時候架好相機腳架也可以先對場景的部分來做曝光,接著只要等天黑安靜的賞螢就好。

5.那裡有螢火蟲?其實網路查查就好,只是熱門的景點常常會有人比螢多的狀況,但只要季節對了,
在全台低海拔的山區,只要是潮濕的地方,自然都有觀察螢火蟲的機會,所以每年我大多會在不同的地方賞螢,
這張照片也是去年才新發現的螢點,我想觀察生物,除了物種本身的美之外,探索的過程我認為收穫是更多的喔!

6.共同愛護環境,我不大喜歡在網路上談論所謂的螢點就是因為太多沒有公德心的人,大家請記得,
拿相機的人不一定懂,也沒有比較厲害,當然也沒有理由為了拍攝照片而做出一些沒公德心的事情(例如開車燈來補背景光),
所以請記得,環境是大家的,如果有遇到不肖的攝影人,請制止他們的行為,千萬不要姑息。

談完螢火蟲的愛護守則,也差不多是該整理器材出發了,先從家裡附近的山區找起吧!或許你也會跟我一樣,
會有不一樣的收獲,當然要先呼籲一下大家,螢點可以疊片確實有無限的可能,
不過運用螢點的素材來合成作品是我很不願意去做的,生態攝影是寫實,而不是用素材創造出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FerNeE30918 的頭像
    AnFerNeE30918

    蝶小小的自然影像

    AnFerNeE309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