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拍照都有自己處理圖檔的方式
我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今天就來分享我自己處理圖檔的方式吧 [看來我最近很無聊 哈]

首先 我個人的拍攝習慣是
我對於畫質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不過對於後製流程我又很懶惰
所以我幾乎都是用俗稱RAW格式的圖檔拍照
這種格式跟JPG圖檔的差異就在於
他是原汁原味沒有加工破壞過的圖檔
而jpg圖檔則是經過相機本身的軟體處理過 加上了銳利飽和反差之後壓縮出來的影像
RAW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雖然沒有經過壓縮破壞
不過容量比起TIFF卻又小了很多
以我用的Canon 20D為例 800萬畫素的圖檔
我存一張RAW大概會花費7-8mb之間的空間來儲存
以用1G CF卡來算 一次我大約可以拍攝110張照片
對於我的拍攝習慣而言 一天夠用了
更何況我現在已經換成用4G CF來拍攝 可以更肆無忌憚的拍

不過當然他還是有缺點的
比起JPG 他還是更佔很多空間
再來 各家RAW的格式都不相同 例如canon的副檔名是.CR2 nikon則是.nef等等
所以很多網站跟讀圖軟體都不支援的
必須透過專用的軟體轉換成JPG或著BMP格式才能被大家所讀取
還有一個缺點就是 如果連拍太多張
相機會花很多時間消化讀取
回家之後要轉換成JPG的過程 又會視電腦的硬體強度來決定轉換的時間
簡單來說 要使用RAW很流暢就是
相機的buffer很大再加上高速讀取的記憶卡 電腦這邊則是好的ram跟cpu
不過慢雖慢 其實也還好啦 以下會說明我處理的過程

我自己以前都是用PhotoShop CS來轉換RAW圖檔
不過現在都是用Canon自家的軟體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來處理
現在的最新版本是3.4.1.1版
如果是買canon的數位單眼相機 裡面都有一片光碟就是這個軟體
安裝之後再到網路上抓最新版本來更新 網路上也有中文化可以用
至於去那抓呢 那就要推薦我的好朋友mike這裡啦 最新版跟中文化一應俱全
http://www.mike.idv.tw 很棒喔 風景達人咧!
這邊關於DPP怎麼用 我就不多說了
在DPP這邊我大概會調整的部份就是
曝光、飽和、對比、銳利度 視情況可能會改變一下色調跟白平衡
放上一張沒調整直接輸出 跟調整後的做比較
看了就知道一些差異


原圖會暗一點是因為我的拍攝習慣的關係
我在拍攝的時候 習慣性會減2/3格EV值
一來是因為蝴蝶本身比較鮮豔 所以容易拍過曝 [尤其是白蝴蝶]
再來就是可以偷一點快門的速度 可以比正常曝光的速度再快一點點
如果剛好是安全快門的門檻就有差異了 增加不手震的成功率
尤其是在走陰暗林道的情況下 這招就好用了
不過缺點在拍黑色蝴蝶的時候 可能就會有細節呈現不足的問題
但是好險有閃燈 有閃燈之後 這問題就幾乎不存在

通常轉出來之後的顏色設定 我就不會再去做變動了
不然可以再去用photoshop之類的軟體再加點料 會更漂亮 [但是我懶XD]
這時候 我存出來的是一份原始圖檔的JPG
接著 我會再將圖檔送進一次photoshop
這時候要做的流程就是縮小然後一層銳化 之後再上簽名就輸出了
通常縮小之後 圖層會被破壞
所以再銳化一次會比較漂亮
再放上DPP轉出來沒銳化跟有銳化的縮圖差異比較


經過縮圖銳化簽名之後 我就原汁原味的放到我無名相簿囉
至於我通常一次都花多少時間來處理圖檔呢?
除了DPP的部分我會比較龜毛的一張一張看過之外
轉出來之後 我都是用批次處理來跑 所以電腦自己就會做了
我只要去看個電視洗個澡 一下就完成了:)
平均的話 處理60張圖檔 我大約在1小時內一定可以完成
這就是為什麼我當天出去的照片 晚上大多可以放上無名的緣故

至於圖檔怎麼保存?
我自己的話 就是用日期來分類 開一個資料夾 例如970516夢想的延續與終點(3)
然後先把選好的RAW丟進去保存起來 之後我會再存一份JPG原始圖檔 然後再放一份縮圖檔
其實後兩者是沒啥必要的啦 不過我比較龜毛還是存了
再來記得 重要的圖檔要分成兩份放喔!
我現在是分存兩個硬碟 未來 可能會燒錄出來吧

好了 大概到此為止
之後再來寫一些圖檔處理的小技巧 還有簡單的photoshop教學
待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FerNeE309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